演藝票價成親民之困 降價到底卡在哪

一場歌手陳奕迅的演唱會,香港的最低票價為180元港幣,最高為680元港幣;而在深圳,最低票價為180元人民幣(約220元港幣),最高票價卻達1280元人民幣(約1562元港幣)。據統計,2010年有1238位藝人在美國開演唱會,平均票價約為205.3元人民幣,而我國2010年演唱會的平均票價則達676.5元,是美國的3倍多,遙遙領先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演藝票價成親民之困 降價到底卡在哪

陳奕迅(資料圖)

訊 一場歌手陳奕迅的演唱會,香港的最低票價為180元港幣,最高為680元港幣;而在深圳,最低票價為180元人民幣(約220元港幣),最高票價卻達1280元人民幣(約1562元港幣)。一場張學友的演唱會,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離“歌神”最近的“握手位”只需880元港幣(約713元人民幣),但在深圳,最高票價高達1380元人民幣……

演出事業如火如荼給廣大歌迷帶來了聽覺和視覺的享受,但動輒上千元的演出票價讓市民大呼“傷不起”。是什麼造成了如今演出市場高票價的局面?文化市場演出票價應該多高,文化消費應如何解決“親民”之困?

高票價讓人望而卻步

“北京、深圳、香港、馬來西亞、台灣的演唱會都買票看過,明顯感受到深圳的票價貴。比如,在香港紅館,一般的演出價位為200元至800元港幣,但在深圳,幾乎都是300元到1000多元人民幣,這相當於國外超級巨星在香港演出的票價。”一位香港觀眾告訴記者,對於香港觀眾來説,看明星演唱會幾乎不會成為生活負擔,“就像家常便飯一樣,只要想看,都可以買票觀看。”

而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地,一些商業性演出票價,動輒幾百元,一些大腕明星的演出票價更高達幾千元。實際上,早在十年前,北京一些演出的最高票價就已經升高至普通觀眾難以接受的程度。

2001年,在北京紫禁城舉辦的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演唱會,最高票價達到了2000美元。儘管這一檔位的票極少賣出,但2000美元的票價就此為北京日後的演出票價設置了一個標杆。與之相對應,當時世界三大男高音在其他國家的音樂會,最高票價也就兩三百美元。

據統計,2010年有1238位藝人在美國開演唱會,平均票價約為205.3元人民幣,而我國2010年演唱會的平均票價則達676.5元,是美國的3倍多,遙遙領先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內地的演出票價到底高不高?對此,北京戲劇家協會駐會副主席楊乾武直言,現在的演出票價“就是高”,演出高票價一直以來都是阻礙市民走進劇場的一大障礙。

歌華中演總經理張長城則表示,“票價高不高”和國民可支配收入有着直接關係。一般人買東西超過其可支配收入的5%,就會覺得價格高。

降低票價到底卡在哪裏

有業內人士指出,演出高票價源於成本持續走高。據楊乾武分析,在歐美演出市場,劇場作為文化設施,要麼是劇院的,要麼是獨立的,它往往自己承擔風險,或者主動製作或邀請演出單位合作,共擔風險。它不會把風險完全推給演出方,自己穩收場租。但我國的劇場幾乎都屬於後者,而且場租費不低。

有數據表明,同等檔次的場館,內地一線城市的場地費是香港的8倍。除此之外,內地演出商還要承擔高額的舞台費用,而且巨大、粗放式的投入也使演出商把成本攤到票價中。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張宇認為:“就流行音樂演唱會來説,首先是它本身的成本高,比如説場地、安保、宣傳費用高,主辦方第一要緊的事情就是收回成本。”

話劇製作人袁鴻對此也有着深刻感受。北京的小劇場每場場租為3000元至5000元,而一些大劇院平均每天的場租高達數萬元,4小時一個單元的裝台費高達兩三萬元。過高的場租導致演出成本增加,票價自然居高不下。

對於過高的票價,觀眾不滿的最根本原因在於覺得“不值當”,票價與演出的藝術水準很難吻合。“現在各類演出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如果花高價能看到一場優質演出也行,但現實中很難如願。”一位觀眾憂心地説。

因此,演出票價高低與藝術水準息息相關。“我們不能籠統地説票價高或者低。比如意大利歌唱家在北京演《圖蘭朵》,只演一場,票價1500美元一張,這場演出是為了滿足一個小眾羣體的興趣愛好。但是有些政府、事業單位的演出團體,以及文化館、工人俱樂部等,他們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就應該實行低票價甚至免票,所以票價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影視演員楊立新説。

楊立新分析認為,票價問題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演出者的經營成本,票價過低,經營成本受到傷害,就會出現兩種結果:要麼演出者沒有積極性,要麼演出的劇團徹底死掉。另一個是廣大觀眾的經濟承受能力。

如何讓更多人主動走進劇場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大家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滿足精神需求的文化消費。當前,演出票價如何更合理,以實現藝術經營與市場經營雙贏?

談到票價和經營管理問題,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認為,演出吸引觀眾的基本經驗是藝術上要堅持高品質,運營上要堅持市場運作,這樣方能有效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因此,在劇目規範上,國家大劇院努力尋求藝術性、觀賞性兼具的藝術精品;在原創劇目上,切實解決“為誰製作讓誰看”的問題,不以獲獎為目的,而以廣大觀眾是否接受為標準。

國家大劇院黨委副書記郭玉良認為,政府應根據文化產品的不同層次,制定相應的扶植措施。他建議,在提倡培養文化消費理念的前提下,政府應通過資金上適當補貼、政策上有效支持、姿態上積極鼓勵的方式,為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提供助推力。

“政府要扶植,但也不能全部買單。”郭玉良説,劇場、演出單位在拓展經營模式、提升原創能力,從而降低成本的努力上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楊乾武表示,要想降低票價,作為佔有主要文化資源的政府扶持的院團,應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文化使命和社會責任,應以中低價位的票保障大多數觀眾欣賞藝術的權益,培養和積累觀眾,並且努力創作、排演高品質的劇目,引導和提升觀眾的藝術品位和欣賞水準。(本報記者 李 慧 本報通訊員 謝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