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冯小刚:封杀综艺电影,不是中国电影的出路

近日,围绕“冯小刚炮轰综艺电影”这一话题,影评人、综艺制作人士、观影人群展开了激烈讨论,而最核心的话题是冯小刚抛出来的“综艺电影是不是电影”。笔者的意思并非是冯导因为近年来烂作频出,就不配谈论“综艺电影是不是电影”这一话题。

驳冯小刚:封杀综艺电影,不是中国电影的出路

近日,围绕“冯小刚炮轰综艺电影”这一话题,影评人、综艺制作人士、观影人群展开了激烈讨论,而最核心的话题是冯小刚抛出来的“综艺电影是不是电影”。

我们可以数说综艺电影的N宗罪,比如综艺电影是“新瓶装旧酒”,是电影市场上的“投机”圈钱行为。但仅仅因为有一个所谓专业电影人说“这不是电影”,有关部门就听任其言论予以封杀,以行政命令替代市场意愿,明显不是眼球经济时代该有的做法。冯导以贺岁档电影起家,一路走来,他也拍摄过《夜宴》《集结号》《1942》等大制作影片,但《1942》的票房惨败,反衬出冯导在大格局影片拍摄上的捉襟见肘。

不管冯导想借那部影片展现何等的家国情怀,民族记忆,观众也同样可以说:这个电影有历史,有政治,有情怀,可就是没电影本身。而他与王朔合作的《私人定制》不也是被讥讽为“甲方乙方升级版”吗。你看看,冯导眼中自己的好作品,在观众的眼里不值一提。

当然,笔者的意思并非是冯导因为近年来烂作频出,就不配谈论“综艺电影是不是电影”这一话题。作为中国商业电影最初的开拓者,冯导当然是功不可没的。但有一点我们也必须知道,电影,尤其是商业片,是拍给观众看的。一部电影,不管以何种走捷径的方式,只要是在没有违犯国家有关影视方面管理规定前提下,它就可以公开放映,更何况,这些综艺节目还在影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呢。

再者说来,全国省级卫视的综艺栏目,除了《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屈指可数的几档真人秀栏目,其他的根本也不可能去制作成电影。一则他们本身的收视率和网络点播就很少,二来那些综艺节目在社交网络上从来不是热门话题点。所以冯导的“综艺电影霸占银屏说”是不能成立的。

曾经,冯小刚与王朔联合,以调侃道德卫道士伪君子打出名堂。现在,早已摒弃草根心态的冯小刚以话语权在握的姿态成为了当年他所抨击的对象,不失为一种反讽。

在这一事件中,以及在很多其他公共事件中,都有这样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人们对于某一个事件影响的夸大化。比如前几年,老人在街上被撞到,过往行人匆匆走开,然后一堆评论人士众口一词般声称“国民道德严重退化”,再比如看到武媚娘露胸,一些人就要担心这会对正处在发育期的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上书广电总局要求“剪胸”。但事实上真的是这个样子吗?其实,冯小刚炮轰综艺电影,与这些事件有着很大的共性:那就是在罔顾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极度夸大化的负面猜想。

托马斯·索维尔在《知识分子与社会》一书中,曾经对知识分子夸大事实的解读做出过详尽的梳理。“预设完美批判现实”是一些知识分子的立论基础。但现实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具体到中国电影现状层面,完美就更是奢谈。冯小刚导演实在没必要把中国电影想像得这样完美,然后再怒斥不懂电影的人在“玷污”电影。

电影低俗或粗制滥造靠管制是没有出路的,让市场去淘汰,让观众去淘汰,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注:本文首发iDoNews 专栏,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