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波:不会陷入趋炎附势的怪圈

23岁,黄海波拿到人生的第一笔收入,攥着特意用200张50元人民币捆成的一万元,认定这辈子都要跟演戏摽在一起。”  要感谢那次“打酱油”的试戏经历,否则,黄海波就没有他的荧屏处女作《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及后来让他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追》。

黄海波:不会陷入趋炎附势的怪圈

撰文/白郁虹

23岁,黄海波拿到人生的第一笔收入,攥着特意用200张50元人民币捆成的一万元,认定这辈子都要跟演戏摽在一起。35岁,黄海波拿到人生的第一个视帝,他几度被提名,几度落榜,十年磨砺,终于剑拔出鞘,霸气外扬。于是,有人称他大器晚成,他却说:“不早不晚,一切来得刚刚好。”从第一部戏《激情燃烧的岁月》始,到拍完《永不磨灭的番号》,黄海波的第一个十年走得不急不缓,不慌不忙。他的下一个十年,已经在导演刘江的新作——正在北京影视频道播出的《乱世三义》中正式开启,对于未来十年,他说:“我希望把路走得更扎实,即使前面有捷径,我也不会走,我怕步子太大,容易阴沟里翻船。”

“能够有机会在大导演面前试戏,哪怕不能合作,也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吧,总会有人看到你的能力。”

关于黄海波,十个人可能有十种说法,因为他“善变”,情绪对、聊天对象对时,他才思敏捷,能说会辩。如果你哪根筋跟他搭不上,或许一瞬间他就会不在状态,要么只言片语,要么梗着脖子,一副爱谁谁的样子。但熟悉黄海波的人都知道,他有一点不变:对工作较起劲来,十头骡子也拉不回来。

“这么多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别人用十分去努力,我就必须用二十分。上学时,同学交一份作业,我就交两份。因为我知道,我要付出比他们成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跟他们一样。”

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审美价值体系里,俊男美女才是王道,其貌不扬的黄海波,既没有花样美男陆毅的俊朗,也不及班主任黄磊般文艺,说他是北电表演系的未来之星,谁听了都要睁大眼睛,一千一万个怀疑。

可是,他却和班上同样相貌平平的海清一起,跑去黄健中执导的《笑傲江湖》剧组试戏,别人也就算了,偏偏试的是令狐冲、任盈盈。“当时我们就知道,不可能啊,往那儿一站,形象就不对。”

明知不可能,偏要去为之,这是20岁少年才会有的激情。说得现实点,这也是他们在为自己的未来找机会,攒人品。“对我们来说,能够有机会在大导演面前试戏,哪怕不能合作,也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吧,总会有人看到你的能力,你光用嘴说,管用吗?”

要感谢那次“打酱油”的试戏经历,否则,黄海波就没有他的荧屏处女作《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及后来让他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的《追》。

“那会儿康洪雷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执行导演,我试完戏,他送我回学校。路上他跟我说:‘我后面有一部戏,回头找你。’”黄海波以为是对方的一句客套话,并没当真,他按部就班地上课排练。想不到,那一年的11月,康洪雷便差手下副导演打电话。“跟康导见面,当时就把合约签了,心里特高兴。”

二十多集电视剧,黄海波一共只演了37场,戏不多,但让很多人记住了这张面孔。尤其18年后当上团长的石林回家看望病榻上的老父亲石光荣那场戏,让人不禁落泪。那一年,只有23岁的黄海波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收入,如今,片酬已经涨到六位数一集,但当年一部戏两万元带来的快感和骄傲今生只有一次。“那时一年学费才6000元,我一下就拿到两万元,我自己留一万,剩下一万全换成50元一张的,这样显厚,我拿皮筋捆起来交给我妈,我觉得特别骄傲,长这么大,头一回赚这么多钱。”

“我没有捷径,就是一部戏一部戏生生演出来的,我想要证明我可以做得更优秀。”

2006年,导演高希希拍摄《新上海滩》,脑中一下浮现两个人,一个是大帅哥黄晓明,一个是小眼睛黄海波,黄晓明自然是为许文强“预留”的,黄海波演的是黑帮头目丁力。“演这部戏,就算进入‘江湖’了,可那时没几个人看好我。”

越是被怀疑,越是激发斗志,黄海波说:“我跟我师哥一块儿站着,我要再不会演点儿戏,我不就完了吗?那会儿我什么宣传都没做,《新上海滩》播出后,大家才觉得黄海波演的丁力还不错,就都来找我做采访。”

有一部戏很能代表黄海波的心声,就是让他拿到视帝的《永不磨灭的番号》。一群散兵游勇,哪怕最后全员阵亡,他们也要把仗打得像正规部队一样优秀,全剧的核心主题是“我想证明我行”,这很对黄海波的心:“我没有捷径,就是一部戏一部戏生生演出来的,我想要证明我可以做得更优秀。”

真正让黄海波跻身荧屏一线的是导演刘江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剧中那个在五个女人中间摆平各种风波的“夹板男”,道尽了人生生存技巧和生活智慧。直到今天,黄海波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不是余味那样的“小男人、贱男人”?黄海波每次都会梗着脖子道:“小男人是你们给他的定义。”在他眼中,余味虽不像《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李大本事那样横刀立马、冲锋在前,但他一样是响当当的大男人。“你们认为他在家不强势,是小男人,但我想说,如果这个人强势了,他要么离婚,要么就得跟他妈翻脸,他只有用这种生活智慧才能解决各种问题。你看家里每发生大事,都是余味顶在那儿,这不是小男人,是真正的大男人。”

“用手摸着心去演。”

2011年,黄海波只做了一件事,拍《乱世三义》,这是他事业的第二个十年中拍的第一部戏。他说:“拍完这部戏之后,我才敢跟自己说,黄海波在这一刻长大了。”喜欢给儿子表演打分的黄爸爸这次给出了个难得的高分——90分,在此之前,黄爸爸给余味和李大本事的分数都是88分。

《乱世三义》是黄海波与导演刘江继《媳妇的美好时代》之后的第二次合作,此后,他们又合作了都市戏《咱们结婚吧》。在刘江眼里,黄海波的情感爆发力是中国男演员中罕见的。“他有特别突出的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像余味那样八面玲珑,另一方面又像《乱世三义》中唐子义那样,是个义胆云天的纯爷们儿。他经常说他的梦想就是指挥千军万马,攻占某个山头,其实是他身上有种特别刚烈的东西。我觉得余味没有完全发挥他的能力,《乱世三义》才是他拿手的戏路。跟《永不磨灭的番号》里的李大本事不一样,那个是话痨,唐子义不怎么说话,上来就动真格的。”

黄海波形容这次是“用手摸着心去演”,他把以往擅长的表演模式全部打碎。“我把台词削到最低,能够用一句话说明白的,我绝不会说第二句。要知道,最可怕的军队,不是嗷嗷叫,而是将士们个个都沉默,但他们的战斗力更强悍。”

现在的黄海波,越来越像少语寡言的唐子义,尤其在外人面前,他不再像当初那样打开话闸就搂不住。不知道是不是众矢之的的娱乐圈让他越来越意识到很多事情都可能 “祸从口出”,总之,他说自己长大了,而长大就代表学会了沉默。“人需要经历一些事情,我曾经妥协过,有时候接一部戏,我的第一反应告诉我这戏可能不会痛快,但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是接了。经历之后,人就要长教训,在未来工作中,我会更加尊重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看得更清楚。”

现在的黄海波,名利双收,但他清楚,娱乐圈是个容易让人找不到北的地方。“你红了又能怎样?说不定哪天一下子就下去了。以前没办法,为了生活得赚钱,得月供房子,说了你们可能不信,等我真正把我那130平方米的房子供下来,是2011年的事了。我一直觉得等你把名利看明白之后再成功,会更好,这样不会飘,不会摇摆。”

对话

“我不会陷入趋炎附势的怪圈里。”

记者:一直觉得你骨子里总有一种“谁也不服”的架势,说好听点是霸气,不好听点就是霸道,你觉得呢?

黄海波:我不会陷入这样一个趋炎附势的势利怪圈。你们可能觉得我这人轴,但我根本没往这方面想,我唯一想的是怎么能把戏演好。到今天为止还是这样,我不太愿意做比较,尤其是同行和同行之间,我更愿意跟自己较劲。

记者:自己和自己比的结果呢?

黄海波: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在心里的。原来不大关心的事,我到今天就更不关心了。我知道自己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对表演的坚持和追求,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感,我当然会继续坚守下去。

记者:你说过,演员有时候过着双重生活,三四个月都要在角色里,之后会成为一种习惯。当你脱下这身戏服,回到现实生活时,会不会有问题?双重生活会不会导致双重人格?

黄海波:我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我也有喜怒哀乐,也会为生活上的琐事犯愁。生活中我不愿说我是演员,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有名有利才叫成功,那我还觉得我父亲才叫成功,他是牙科大夫,越老越值钱,退休了比上班挣得还多。演员这个职业,你有名了,赚钱多了,才叫成功,我觉得还是要时刻保持清醒,别把自己太当回事。